九一松鼠
搜索文章
首页
随手记录
散文推荐
随笔常识
关于我
首页
随手记录
散文推荐
随笔常识
关于我
全部
随手记录 (1)
散文推荐 (3)
随笔常识 (9)
《攻击与人性之二》
本文以“常识”为核心,强调其作为社会认知基石的重要性。作者以汤姆·潘恩《常识》的传播意义开篇,批判“文革”等历史事件是“失去常识的闹剧”,指出权力下常识被遮蔽的荒诞,主张“救救孩子”需从教常识始。进而结合劳伦兹《攻击与人性》理论,剖析“同种攻击”是动物本能,人类通过阶级、仪式(如笑)抑制攻击,但仪式不当或常识缺失会引发冲突。最终揭示“文革”本质是意识形态覆盖下的本能攻击,强调唯有认清常识,方能抑制非理性冲动,避免历史重演。
作者:Administrator
发布时间:2025-09-17
分类:
随笔常识
标签:
#
常识
,
#
攻击
,
#
历史
,
#
反思
《攻击与人性》
康拉德·劳伦兹1963年出版《攻击与人性》,提出攻击性是动物本能的观点,引发广泛争议。作者回忆1987年香港初见台湾译本时译文拗口,1997年台北重读再版本,确认译文未达意。劳伦兹因动物行为研究1973年获诺奖,其“同类相斥”理论通过鱼类实验验证,认为攻击性是物种进化动力,但人类本能论遭质疑,可能涉及种族偏见偏见争议。文中还探讨攻击本能与人类行为、仪式及艺术发展的关联,指出动物无文化,而人类通过文化传递形成仪式与艺术,习惯与禁忌则源于对未知的敬畏。
作者:Administrator
发布时间:2025-09-17
分类:
随笔常识
标签:
#
攻击性
,
#
本能
,
#
动物行为
,
#
仪式
《还是鬼与魂与魄,这回加上神》
人类学者认为“自我意识”的发生,是很晚近的。知道这一点,可以很好地避免“以今人度古人”的混乱发生。 “自我意识”对于今人,也就是当下的我们,已经是常识,而且常识到我们现在看神话,根本是以“自我意识”去理解神话,体会神话,结果常常闹笑话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文字材料,可以整理出一大本用现代语
作者:Administrator
发布时间:2025-09-17
分类:
随笔常识
标签:
#
自我意识
,
#
鬼故事
,
#
潜意识
,
#
中国
写耽美小说虐文的七个要素
本文探讨耽美虐文的创作要素,强调优秀虐文需兼具深度、内容与可信度,而非纯为虐而虐。作者总结七类典型情节:一是“替身”设定,以《不能动》为例,展现心理刻画与情感矛盾;二是“苦大仇深”的冲突与误会,通过仇恨化解推动情节;三是“爱情白痴”攻方,以高虐SM凸显情感挣扎;四是“道具妙用”,增强虐身场景的具象化;五是“缺陷魅力”如面瘫,激发读者情感投射;六是“女性情敌”的潜在威胁,增加情感张力;最后强调作者需耐心与想象力,以“后妈级”笔触塑造动人虐恋。
作者:Administrator
发布时间:2025-09-17
分类:
随笔常识
标签:
#
耽美
,
#
虐文
,
#
替身
,
#
冲突
写小说如何驾驭情节
我们时常说,一本小说,最重要是情节,读者看的也是情节,不过很多新人并不了解如何去熟练驾驭情节,这也是新人无法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,在此就特别以一本玄幻代表作品,同时也是大热的一本小说来套用3X标准,举例讲解如何展开情节。 1、什么是情节 所谓情节,是指叙事性文艺作品中以人物为中心的事件演
作者:Administrator
发布时间:2025-09-17
分类:
随笔常识
标签:
#
写作
,
#
创作
《魂与魄与鬼及孔子》
读中国小说,很久很久读不到一种有趣的东西了,就是鬼。这大概是要求文学取现实主义的结果吧。 可鬼也是现实。我的意思是,我们心里有鬼。这是心理现实,加上主义,当然可以,没有什么不可以。 不少人可能记得六十年代初有过一个“不怕鬼”的运动,可能不是运动,但我当时年纪小,觉得是大人又在搞运动,而且
作者:Administrator
发布时间:2025-09-16
分类:
随笔常识
标签:
#
艺术
,
#
文学
,
#
哲学
《艺术与催眠》
作者不详 不知道动物是不是, 反正人类是很容易被催眠的。我猜动物不被催眠,它们必须清醒准确,否则生存就有问题了。腿上睡了一只猫,你抚摸它,它"幸福"地闭上眼,一会儿就打起呼噜来,好像被主人催眠了,可是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,它立刻就反应,从你的腿上一跃而下,显出猫科的英雄本色,假虎假豹一番,而主人这
作者:Administrator
发布时间:2025-09-16
分类:
随笔常识
标签:
#
艺术
,
#
情感
,
#
文学
《爱情与化学》
这个题目换成“化学与爱情”,也无所谓。不过,我们的秩序文化里,比如官场中接见时的名次序列,认为排在前面的一定高贵,或者比较重要,就好像判死刑之后,最先拉出去枪毙的总应该是首犯吧。鲁迅先生有过一个讲演,题目是《魏晋风度与药及酒的关系》,很少有人认为其中三者的关系是平等的,魏晋风度总是比较重要的吧。
作者:Administrator
发布时间:2025-09-16
分类:
随笔常识
标签:
#
情感
,
#
化学
,
#
文学
《思乡与蛋白酶》
我们都有一个胃,即使不幸成为植物人,也还是有一个胃,否则连植物人也做不成。 玩笑说,中国文化只剩下了个“吃”。如果以为这个“吃”是为了中国人的胃,就错了。这个“吃”,是为中国人的眼睛、鼻子和嘴巴的,所谓“色、香、味”。 嘴巴这一项里,除了“味觉”,也就是“甜、咸、酸、辣、辛、苦、膻、腥、
作者:Administrator
发布时间:2025-09-16
分类:
随笔常识
标签:
#
乡愁
,
#
饮食
共 9 篇文章
1
页